路程规划
沿途风光
小记
- 时间:为期两天,2025/03/06 ~ 2025/03/07
- 人数:一人
- 形式:电车
- 费用:约8k日元(不含餐食)
此行受硕士两年来共同研究的公司之邀,前往名古屋的办公室,相当于和团队的其他成员做一次面对面的正式告别。虽然自合作伊始一直是远程联络,甚至有些人也是首次见面,总之报销了车费、简单汇报了研究成果、在居酒屋一起小聚,也算是有始有终。难得前来,虽然公司仅报销车费,但当日草草返程多少可惜,于是我便擅自停留一晚,决定第二天前往伊势市闲游一番。
我是从那部唯一看过的晨间剧《あさが来た》中第一次得知伊势神宫的。剧中阿浅的岳父在临终前回忆着参拜伊势神宫的场景:从大阪到奈良,过了榛原一直走便是伊势神宫了……好似在日本人心中伊势神宫地位举足轻重,从其爱称“お伊勢さん”也可见一斑。虽不足够恰当,但如同天安门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一样。在和歌山游览熊野三山时便有所体会,建筑风格越是古老越是朴素,到达伊势神宫后则更是如此。相隔四五公里的内、外二宫都见不到鲜艳的颜色,略显简陋的建筑和周边苍劲有力的通天古树形成了引人深思的对比。
时间在这里仿佛有了形状。伊势神宫外宫出于保留建筑技艺等目的,每二十年迁宫一次,如今已有六十多回了。不禁感叹千年的时间因二十年的尺度浓缩成了六十多回的计数,曾经的风貌因此般传承得以较为忠实的保留。然而基于个人视角,伊势神宫已然无法满足当代的游览需求,那么人们因何而来?又为何而参拜呢?我想其目的就如同巡拜四国岛境内八十八处与弘法大师有渊源的寺院一样,只是现代化的交通方式冲淡了来到伊势所需付出的艰辛。所谓伊势只是个目的地而已,一路上翻山越岭的旅途足够带给人充足的给养。想必这也是为什么伊势神宫内不予求签的原因吧,因为能来到伊势便是大吉了。此外,另一个使我十分好奇的便是人们参拜时的所思所想。每每看到人们在神社前双手合十,我都不禁感慨他们进入状态得可真快。想必一部分人真是有所寄托、有所祈愿的物事,我想于大部分人而言或许参拜时并没有特定的所想。不同于我们中国人有求于神而拜神,于日本人而言可能这只是一件极其日常性的行为,拜一拜心安而已。(虽有冒犯,但陈己见)